“三夏”时节,在连云港市海州区,岗埠农场王卫生产区里收割机穿梭割麦,云台农场秸秆拾捡机与打捆一体机轰鸣联动,新坝镇麦田里锋利的割台精准“吞入”成熟麦秆……海州区统筹农机调度、强化精准服务,以科技赋能为引擎高效推进“三夏”作业。
海州区30.3万亩小麦开镰以来,正加速推进“三夏”生产,预计6月中旬完成收割。为确保夏粮归仓、秋粮稳产,海州区统筹136.8万元实施单产提升行动,构建“技术+机械+数据”三维保障体系。30余名农技专家与镇街人员组成“田管家”服务团开展田间指导,通过技术培训、乡村广播等方式将科学种田知识送到农户手中。“三夏”期间全区约投入1300余台联合收割机、144台烘干机(单次烘干6000吨)、230台无人机组成机械化队伍,农机监理部门开辟“绿色通道”检修机械,确保“零故障”上阵。气象与农业部门联动启用卫星云图监测,实时预警信息直达农户手机,让“看天吃饭”变为“知天而作”。
岗埠农场6.4万亩小麦全面进入收割期后,农场为提高收割效率,新引进4台凯斯大型收割机,并从外地调配26台大型收割机,投入各类农业机械近400台套。新引进的数字化烘干设备,大幅提升了粮食烘干存储能力,4条烘干线日烘干量达1500吨,第5条烘干线即将投入使用,单条日烘干量1200吨,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和粮食损耗。在云台农场,同样展现出科技助农的强大力量。智能监测站内,土壤墒情盐分监测仪、远程虫情测报灯、无线气象站等物联网设备24小时运转,实时采集田间数据,通过云端平台实现远程监控。技术员通过手机客户端即可掌握农田状况,制定精准的灌溉、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方案。
在位于新坝镇魏口村的海州区无人化农场移动式育秧中心,三条银灰色生产线飞速运转。智能输送带送来营养基土,精量播种机簌簌布种,覆土装置快速盖土,雾化水雾与紫外线同时消杀。机械臂灵活抓取,转眼间,秧盘已码放得整整齐齐。江苏海州农发集团连云港益之农农业有限公司技术员张津乔介绍:“我们育秧工厂配备了智能物联网控制系统,它就像一个‘智慧管家’,能够依据环境参数,对温室的天窗、风机、湿帘等设备进行综合调控,确保秧苗接收的光、热、水均匀适度,大大提高了秧苗的标准化程度。”作为全省首个5G+无人农场示范基地,新坝镇魏口村9000亩智慧农田依托北斗定位,无人收割机作业精度达±2.5厘米,效率提升20%。工作人员一键启动即可完成收割全流程,带动周边农户亩均增产5%-10%。
江苏广电连云港中心站记者丨仲启飞
通讯员丨刘静 徐卫 吴成瑶 李易聪